王世貞《亂后初入吳舍弟小酌》閱讀練習及答案
亂后初入吳舍弟小酌① 王世貞 與爾同茲難,重逢恐未真。 一身初屬我,萬事欲輸人。 天意寧群盜,時艱更老親。 不堪追往昔,醉語亦傷神。 (注)①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,倭寇襲擾東南沿海,上海及江浙一帶州縣多處被焚掠。王世貞,明代文學家,太倉(今江蘇太倉)人。 1、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() A.“恐未真”三字將詩人與親人相逢時劫后余生、悲喜交集的心情刻畫得真實傳神。 B.頸聯上句為倭寇平息而慶幸,下句揭示出一個人生哲理:患難之中更見親情可貴。 C.尾聯正話反說,表達出兄弟重逢,追憶往事,一醉方休的興奮,照應題中的“小酌”。 D.這首五律描寫亂后與弟重逢所感,其特殊經歷與場合奠定了此詩沉郁感傷的基調。 2、前人評價此詩頜聯“極沉痛”。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。
答案: 1、C “正話反說,表達出兄弟重逢,追憶往事,一醉方休的興奮”不正確。尾聯并非正話反說,表達的是一種往事不堪回首、欲說還休的痛苦。 2、頷聯意為:直到此時,這個身體才屬于自己;從今往后,萬事都愿輸給他人。這是詩人經歷戰亂之后的真切感悟,其中包含身不由己、命如草芥的悲嘆,萬事皆空、萬念俱灰的絕望,所以說“極沉痛”。
作者其它練習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