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去追記坐間所言①
陸游
征西幕罷幾經春,嘆息兒音尚帶秦。②
每為後生談舊事,始知老子是陳人。③
建隆乾德④開王業,溫洛榮河⑤厭虜麈。
倘得此生重少壯,臨危敢愛不貲⑥身。
[注]①坐間所言:陸游晚年閑居家中,但以其詩名和主戰態度名著當世,韓侂胄主政,曾一度主持北伐,可能是朝廷當局派人來向陸游征求意見。②陸游1172年(47歲)被任命為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,攜同家眷赴任,1178年被回朝廷。這期間曾親赴南鄭前線抗金。③陳人:過去時代人物。④建隆乾德:是宋太祖開國時的兩個年號。⑤溫洛榮河:《尚書中候》“帝堯即政,榮光出河,休氣四塞”,又《易·乾鑿度》“帝盛德之應,洛水先溫”,詩中總指中原之地,為古帝王所都。⑥不貲:價值無限。
14.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(3分)
A.首聯寫壯歲從戎的經歷,家眷同去,小兒咿呀學語時在邊防前線度過,至今還帶有秦地的方音,這常常又使詩人回憶起那段前線抗金的崢嶸歲月。
B.詩人生于硝煙戰火,長于萬方多難,對于南宋王朝屈辱的歷史記憶猶新,而那些生長于承平之際的后生們對歷史卻一無所知,還常常嘲諷詩人是落伍之人。
C.中間兩聯用對比的手法,將“老子”與“后生”對待歷中的態度,宋太祖開創基業的宏偉與南渡君王之萎弱進行對比,傳達出“斯人獨憔悴”的孤寂情懷。
D.尾聯照應標題,是對來客坐間所言之事的回應;如果人生還能再少,面對國家的的危難,我毫不愛惜自身,義無反顧地重返戰場殺敵報國。
15.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。(6分)
答案:
14.B(“還常常嘲諷詩人是落伍之人”錯,于詩無據。“始知老子是陳人”是詩人感慨于年輕人對歷史真相無知,再加上統治者美化歷史,在年輕人面前談歷史,詩人自感落伍,是激憤之語。)
15.①對曾經的征西抗敵的戰斗經歷難以忘懷;②對年輕人不知歷史的痛心、憂慮;③對宋王朝抗金大業后繼無人的憂憤;④對南宋君主長期以來貪圖享樂,腐朽無能,不思抗金的諷刺;⑤表達了老驥伏櫪,時刻準備奔赴戰場,殺敵保國,勇于犧牲的決心。(6分,言之有理,言之有據即可,答對三點滿分。)